•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江苏泰州:突出“三个一线” 锻造“五有”中坚 提升干部干劲

来源: 编辑:我的泰州小编 2025-04-16 09:37:00 查看数:0

江苏省泰州市组织部门围绕市委提出的锻造心中有数、肩上有责、眼里有光、手中有活、脚下有土“五有”干部队伍目标,系统构建一线培养、一线考察、一线使用工作机制,抓牢干部队伍关键力量,抓实营商环境关键变量,让“五有干部勇争先”蔚然成风。

在泰兴经济开发区,墩苗干部陈静正在为企业负责人解读最新惠企政策。

江苏迪诚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迪马泰兴应急装备智造谷副总经理王赟说:“现在的营商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不管是从工商办证、变更,还是人员的招聘、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等,园区对我们都提供了一站式、定制化解决方案,帮助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成本。”

今年以来,泰州市创新构建“四重”工作推进机制,以“大海新晨”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导向,建立市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产业链、园区、项目和企业机制。市委组织部选派241名年轻干部深入产业一线实践锻炼,其中泰兴市创新组建64名“90后招商双锐”专班,全脱产驻点6大开发园区,通过干部作风革新推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和项目服务提质增效,实现营商环境优化与高质量发展双突破。

墩苗干部陈静说:“墩苗挂职期间,我和园区同志一起,帮助重点企业协调解决了临时出入道口建设等一些问题,深度参与园区工作,我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产业链服务团队为依托,泰州市委组织部创新建立“一条产业链、一个服务团队、一个考察组”的运转模式,深入产业一线、项目一线、企业一线,有针对性地了解干部在关键环节、关键时刻的担当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组织部门的考察档案显示,通过嵌入式跟踪考察,结合立体多维评价,已形成干部“成绩单”662份,精准绘制出见人见事见实绩的干部能力图谱。

泰州市委组织部综合干部处四级主任科员杨毅说:“我们通过‘零距离’考察识别干部,结合考核指标大数据分析、多维立体民意评价,用科学的方法界定干部‘实绩’,用规范的制度评价干部‘作为’,真正把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关键少数’选出来、用起来,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不久前,泰州市工信局等8部门联合出台《泰州市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全市中试基地和项目建设管理,解决中试环节“断链”问题。早在 2018年,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市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李梅就已经会同泰兴经济开发区谋划建设中试基地,但当时省内还没有指导性文件,全国可借鉴的经验也寥寥无几,经过反复修改、论证和完善,几易其址终于建成中试基地。

泰州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市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李梅说:“在省内13个地级市中,率先出台的《办法》,为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办法》构建了‘科研+创新+安全环保’双轮驱动管理体系,彻底打通化工产业从‘小试—中试—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助力泰州市‘大海新晨’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组织搭好台,让优秀干部登台出彩。聚焦企业要什么、服务企业干什么,泰州市搭建“处长讲坛”平台,组织李梅等优秀中层干部代表讲述经验做法、创新案例和思考观点,通过处长讲给处长听、处长干给处长看、处长启发处长学,示范带动广大干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泰州市委组织部综合干部处副处长陆烨菲说:“深入贯彻‘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要求,继续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用好‘三个一线’工作机制,知事识人、依事择人,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全面锻强懂经济、懂产业、会招商、会服务的‘五有’中坚队伍,不断擦亮‘到泰州,泰周到’营商环境品牌。”


记者:宋兆政

编辑:汤晨洁

责编:悦鸣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