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姜堰80后男子放弃北京工作回乡卖鱼圆,现在一年能卖100万……
古老的小镇,老人们每天在烟火缭绕中烧制着当地的美味,做得不多,味道实在,他们靠着祖传的手艺养活了一代代人。
老一辈的模式,80后小镇青年王珣并不认同,他决心要创出一条新路。为此,他放弃在大城市的白领工作,回到家乡溱潼镇,把当地的特产鱼圆鱼饼用现代化的思维进行改良,开起公司创立了品牌,5年时间就从年销售10万做到了100万。
王珣说,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
放弃大城市回家创业
王珣82年生人,直到去南京上大学,他才离开土生土长的家乡溱潼镇。2006年毕业后,学计算机应用的他到了昆山,在一家台企里做软件开发。工作了两三年,他有了创业的念头,“天天这样上班没什么意思,不如要做一份事业”,不过一直埋头学技术的他觉得自己性格内向,缺乏社会经验,并不适宜盲目去做生意。
2010年,王珣到了北京,考取了证券从业和期货从业资格证,应聘到一家证券公司上班,后来又到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不同的单位,其实干的都是销售,需要的是内心的无比强大,也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我想在这方面锻炼自己。”王珣说。
2012年,王珣下定决心,离开北京回家乡创业,这其中有两点考虑,“一来大城市的创业竞争很激烈,我和那些出身名牌大学的精英相比没多少胜算;二来家里的鱼圆店08年开的,生意还行,但老一辈比较守旧,不想做大做强,我就想从这里寻找创业的突破口。”
对鱼圆进行标准化改造
“我在北京发现,真正好吃的东西并不多,而我们江苏这么多好吃的,比如家乡的鱼圆,为什么不把它们做大做强,卖到全国呢!”王珣说,现在人们在餐饮方面的消费理念不断在升级,而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传统的鱼圆制作工艺改造升级。
传统的师傅做鱼圆全是凭感觉,原料怎么配,这个那个该放多少……有多少年的经验做保证,味道基本差不离。“但这样没法上规模量产,你不能什么都靠老师傅动手,而且老一辈做的口味普遍都偏咸,也不符合现代人追求清淡的饮食理念。”王珣于是着手对鱼圆的制作进行定量的标准化改造,
“比如肯德基麦当劳,和鱼圆一样,他们的炸鸡薯条也是现炸的,但人家就能开上千家店,不靠老师傅,靠的就是定量标准化制作。”
为此,王珣顶住了父辈的不理解,从头学起了食品制作的技术,出去跑食品展会,了解最新的行业信息。他恪守“味道传统,工艺先进”的理念,从油品使用、油温控制、各配料的比例等方面都做了改进,加以定量改造。
当然,王珣明白,想要改进传统鱼圆的制作工艺,自己得首先成为“老师傅”。为此他几乎天天都泡在店里,边琢磨边自己动手炸鱼圆,上百度的高温油飞溅出来,烫得手上好几个泡……现在,王珣最快的时候一分钟能炸180个鱼圆,每个鱼圆都炸得圆滚饱满,差不多大小,“这速度镇上没人比我更快了!”
注册公司试水品牌化运营
除了改进鱼圆的制作工艺,王珣还找了不少广告、营销、摄影、装修、设计等方面的书来学习,其中就有“现代广告教皇”的经典著作《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此外还买了专门用来拍产品的单反相机,在北京做过销售的他明白,好的产品没有一个好的营销推广也是不行的。
跑遍了姜堰的广告公司,都不满意,王珣索性自己设计了一款产品海报,底色素雅,slougan是“回归食材的味道——满满鱼味,慢慢回味”,海报非常具有专业水准。
王珣注册了公司,创立了品牌“璕锦”,并在淘宝上开了店,多了一个电商的渠道,“本来想取名叫‘寻味’的,可惜早被人注册了,不能用。”王珣又设计了一款彩色宣传折页,里面有他拍摄的精美的产品配图,还别出心裁地写上了鱼圆、鱼饼、虾球等产品的菜谱。
回家创业5年,年销售从10万猛增到100万,不过王珣并不满足,“下一步我正在筹划鱼圆生产的工厂化标准化和规模化,从我的一个店走出来,开实体体验店,把鱼圆这种乡土产品也打造成像肯德基麦当劳那样的‘时尚轻食小吃’。”
编辑:悦鸣
责编:戚翔
审核: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