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健康】别太“好色”,端午节吃种粽子可能会中毒!

  • 19-06-04 14:06:25

叮叮当,叮叮当……

端午节又快到了,你们欢喜可能是因为又放假了,小编开心是因为终于能吃到奶奶包的粽子了。

但是,吃粽子前,别太“好色”,否则可能容易出事。

近日,江苏新闻曾报道过相关内容。

在扬州市区的几家农贸市场,粽叶都被放在显眼的位置。

一些摊主透露,虽然他们摆在外面的粽叶都是新鲜的,但如果有小作坊需要返青的粽叶,他们也可以提供,“一上来就绿得不正常的。”

图片来自江苏媒体

一般来说,新鲜粽叶在制作过程中要经过高温蒸煮,粽叶颜色都会呈现深绿偏灰黑或淡黄色,很少会有青绿色的粽叶。

然而,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保持粽叶新鲜诱人,采取化学染色手段,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让已经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使其表面光鲜、色泽鲜绿。

那么,摄入过量硫酸铜,到底有哪些危害?

某医院药房误将硫酸铜认作硫酸镁投出,患者服后,立即出现剧烈呕吐症状,随之频繁呕吐不止。紧急处置后入省级医院救治,在省级医院救治20天中多次出现鼻衄,持续性剧烈呕吐,便血、血压下降,多方治疗无效死亡。

据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专家介绍,硫酸铜是一些不法商家将干粽叶返青的"秘密武器"。

专家在粽叶中加了硫酸铜,经过20分钟的浸泡蒸煮,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图片来自江苏媒体

硫酸铜浸泡后,老粽叶变得绿油油的,看上去非常新鲜。

图片来自江苏媒体

人体过量或长期摄入铜,会使大量铜元素积蓄于肝脏,引起铜中毒。因此颜色过于鲜艳的粽子要谨慎购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识别这种通过化学品加工的"返青粽叶"呢?

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把粽叶放在水里稍微煮一下,观察汤水的颜色

新鲜的粽叶煮出来的水,明显就是一种枯黄的感觉;而硫酸铜处理过的粽叶泡完水之后,实际上是硫酸铜的绿色

第二种办法就是在"返青粽叶"的汤水中,丢入一枚银白色铁钉。若几分钟后,这枚铁钉变成黑色,那这些粽叶就是被加工过的。

图片来自江苏媒体

除了上述细节外,买粽子尤其是没有独立包装的散装粽子,除了看外表,最好再闻闻粽子的味道。

“返青粽叶”包的粽子煮后香味不浓,有淡淡的硫磺味,而煮过粽子的水会变绿色正常粽叶煮后水则呈现淡黄色

端午节如何吃粽子才健康?

专家建议,女性一天最好不要吃超过3个粽子,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

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还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

此外,睡前2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除此之外,专家还建议以下这几类人群,少吃或者不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子、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患者多吃,容易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胃、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会加重病情。

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编辑:高雅

初审:赵倩倩

终审:吴军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