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共服务,江苏接连出台两份文件明确“十有三保障”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3月8日,江苏发布《江苏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规划》和《标准》)两份关乎“十四五”民生大事的重磅文件,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文件进行解读。在发布会上记者获悉,此次《规划》和《标准》将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领域确定为“十有三保障”,在国家标准之上增加了“逝有所安、行有所畅、环境有改善、公共安全保障”4个领域,更好满足江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规划》首次统筹基本与非基本公共服务
此次出台的《规划》,是江苏“十四五”时期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更是“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促进江苏公共服务发展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在‘十四五’规划之前,我省用了两个五年规划,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建体系’和‘均等化’。”发布会上,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李荣锦介绍,“十四五”时期江苏与国家相关规划相衔接,首次统筹基本与非基本公共服务,把规划范围扩大到公共服务,同时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活服务。
据悉,就江苏现阶段而言,区分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主要是依据政府、社会、个人的权责关系,尤其是政府在服务供给方面承担的责任进行划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之间的边界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水平和质量都将稳步有序提升。
因此,《规划》以江苏“十四五”规划《纲要》为编制依据,并衔接国家相关规划结构内容,结合本省实际进行适当调整和具体化。
《标准》是“责任清单”,更是“权利清单”
出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是以标准化推动均等化的具体行动,围绕实现让人民群众公平可及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明确了各级政府兜底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标准。
此次出台的《标准》包括“十有三保障”13个领域和“12345”热线服务,共31类90项。主要涉及两方面基本保障:一是广大群众普遍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二是聚焦老、幼、病、残、困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需要。
李荣锦表示,从各级政府的角度来看,《标准》是一份“责任清单”,可以精准把握现阶段保障基本民生“重点保什么”“保到什么程度”,做到“案头有账”,以此为依据精准查缺补漏,优化资源配置,把有限的财力用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最需要予以保障的人群身上;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看,《标准》是一份“权利清单”,可以清晰知道自己可以享受到什么水平、什么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做到“心中有数”,通过标准的持续实施,可以更好保障其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让获得感更可持续。
来源:交汇点
编辑:陈丹丹
责编:周 静
审核:戚 翔
- 关注|别让“僵尸车”损害城市形象2023-12-01
- 暖心|圆梦行动 为困难残疾人家庭送上冬日“暖阳”2023-12-01
- 关注|市审计局和南理工泰科院签约 开展校地战略合作2023-11-29
- 关注|姜堰娄庄:“三社融合”增活力 集体经济添动力2023-11-29
- 慈善|“爱心奶奶”王亚男的百万捐赠计划2023-11-28
- 姜堰|温室大棚春意浓 菜农“冬闲人不闲”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