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泰州:盐税文化 源远流长

来源: 编辑:岑丹 2021-10-08 16:48:39 查看数:0

盐,记忆中咸的味道。然而在古时候,它往往还和“税”息息相关。历史上,泰州在盐税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盐税为何与这里密不可分?彼此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前世:盐、税、文化的相互交融


据传,5000多年前的远古时期,盐就进入人们的生活。而它被赋予税收的职能则是到了春秋时期。在当时的齐国,管仲曾制定了食盐官营的政策。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是古泰州盐场的开拓者。古泰州地域濒临黄海,辖地广阔。刘濞召集人员在黄海边“煮海水为盐”,并开凿运盐河,把盐运往各地。



那时候,朝廷的税收以农业税和盐税为主。唐代安史之乱后,盐税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大。而随着经济中心逐渐南移,盛产海盐的泰州在盐税体系中,脱颖而出,有“天下盐赋,两淮居半”,“两淮盐税,泰州居半”之称。许多和盐税有关的机构都设在这里,北宋时期的一枚铜印便是重要的见证。



这枚铜印刻有“西溪镇茶盐酒税务朱记”这十二个字样,它是历代朝廷征收盐税所需要的。如今,它也是江苏盐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盐税不仅仅是封建社会重要的财政收入,也成就和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的劳动人民,他们用汗水和智慧,让泰州因盐而生,因盐而兴,创造了极富地域特色的盐税文化,也留下了“州建南唐,文昌北宋”的辉煌。



北宋的范仲淹曾担任泰州西溪镇盐监官,留下了范公堤的传说。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是盐民出生……,历史上很多的文化名人都和泰州盐税有关,而他们留下的故事和传说也成为泰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生:融入城市的文脉


穿过历史的硝烟 ,和盐税有关的人和事早已不在,但透过现有的遗存,还是能感受到它们所承载的文化魅力。



溯唐宋赋源盐税曾居天下半,抚明清史迹民居堪称国中先。这副对联是古税务街的牌坊上的。在宋代的时候,这条街区是盐税衙门等机构的所在地。“古税务街”“税务烧饼”“古盐运河”,如今像这样的地理标识有很多,这些都成为泰州盐税文化的重要标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泰州并没有忘却那段繁荣璀璨的盐税文化,而是让它发扬光大,成为这座城市发展中的文化内涵。建于2011年的古盐运河文化公园便是盐税文化的重要见证,它的边上就是汉代开凿的古运盐河。


如今,盐所承载的那份特殊的内涵,早已扎根泰州这座城市的文脉中,也滋养着这片土地上勤劳淳朴、团结友爱的人民。


全媒体记者:聂庆桢

编辑:陈丹丹

责编:邵晓霞

审核:戴浪青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