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京”智赋能 “泰”有引力 双城联动打造跨区域协同创新样板
产业是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北京作为全国创新策源地与全球创新网络关键节点,持续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动能。近年来,泰州市通过与首都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实现创新要素聚合—核心技术攻坚—成果产业化三级跳,双城联动打造跨区域协同创新样板。
在生物医药领域,泰州与北京的合作率先在糖组学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一款由江苏先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学共同开展前期研究的肝癌辅助诊断试剂盒“洁太司”,去年4月正式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全球首款基于糖组技术开发的肿瘤辅助诊断IVD产品。
江苏先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项目负责人高玉梅:“‘洁太司’与现有检测手段相比,通量高,检测时间短,检测结果重复性高,性能稳定,在肝癌早期灵敏度可达87.69%。”
2021年,先思达生物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团队合作共建“北大-先思达糖组学联合实验室”,利用北京大学人才优势以及科研、临床资源,推动糖组学生物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企业已有两款自主研发产品获证上市。
江苏先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宏章:“我们还通过联合实验室技术平台布局肿瘤检测产品开发,目前在开发的产品包括胃癌、胰腺癌、肺癌、血液病等肿瘤早期检测产品。”
在高端制造领域,泰州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同样展现出产业链升级的硬核实力。江苏集萃半导体陶瓷材料研究所于2023年10月落地泰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研究所汇聚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潘伟教授团队二十余年技术储备,着力打造国内首个半导体精密陶瓷全流程研发平台。总投资近亿元的粉体处理、成型烧结、精密加工设备将于年中全线投产。
江苏集萃半导体陶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若冰:“研发和生产设备90%以上已经基本到位,现在正在进行紧张有序地调试和安装测试。”
在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方案的同时,研究所还将同步开展高端人才引养,衍生孵化更多科技型企业,让泰兴成为新型陶瓷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创新策源地。项目正式运营后,计划每年招引硕士或副高职称以上人才不少于6名,衍生孵化产业化项目不少于4个,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力争2026年建成院士工作站。
韩若冰:“团队主要成员均来自于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与学校和各个院所的这种研发和科研的优势,去解决目前半导体精密零部件的国产化‘卡脖子’问题,我们也力争能在26年的话,建成国内领先的研发载体。”
当首都的智力密度遇见泰州的产业厚度,当基础研究的星辰大海拥抱应用转化的万亩良田,这场跨越千里的创新共振,正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江苏瑞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就完美诠释了“北京研发-泰州转化”的双城联动模式。这家从北京走出的疫苗企业,依托中国医药城的产业化优势,仅用十年便完成从实验室到港股上市的跨越。
借力首都,泰州的创新动能不断集聚。截至目前,泰州在北京建有区域离岸创新中心2家,企业离岸创新中心12家。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区域合作部副主任、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谷行楗:“瞄准北京地区的大院大所、大校大企,进一步加大走访力度,重点跟踪对接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科院理化所、中科院力学所等最新的前沿成果,加速到泰州落地转化、开花结果,为泰州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贡献更多的‘晨光力量’。”
记者:翟旭阳
通讯员:吴海棠
编辑:陈欢
责编:余盈
审核:戈俊巍
- 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实验学校今年秋学期启用2025-04-27
- 关注|长城汽车泰州分公司:奋力书写央地协同新范式2025-04-27
- 时政|姜冬冬开展节前安全生产检查2025-04-27
- 时政|姜冬冬赴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胡庄镇刘元村调研学习教育开2025-04-27
- 公告|泰州广电集团招聘驾驶员2025-04-27
- 祝贺|刘俊茜!!!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