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聚焦|姜堰区娄庄镇:激发“味稻小镇”新活力 开辟“专精特新”新路径

来源: 编辑:我的泰州小编 2024-11-09 15:38:55 查看数:0

作为“潮涌泰州奋楫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之一,“潮涌泰州·镇街篇”将聚焦全市各镇街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形成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今天,一起走进姜堰区娄庄镇,看看无人智慧农场的秋收盛况,“波纹管之乡”如何开辟“专精特新”新路径?

在姜堰区娄庄镇的博格东进管道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直径4.5米,高1.8米左右,厚度10公分以上的波纹管。据了解,这么大的波纹管零件,在这家企业生产的产品里面并不算大,因为这家企业曾经生产过一个世界纪录级的产品,它的直径达到18.74米那,如果放在生产车间里,它比六层楼还要高。

江苏博格东进管道设备有限公司设计部部长王素红介绍:“因为直径是18.74米,所以整个圆周方向只允许有一条纵焊缝。此外还有压制成型的工艺问题,由于直径大,因此它的密封、吊装和抗变形的工艺都需要十分注意。我们单位有专门团队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把这几个问题攻克解决了。”据介绍,膨胀节由波纹管和结构件组成,应用于管道、压力容器以及一些化工装置中,能够吸收位移降低管口的力和力矩。在“波纹管之乡”——姜堰娄庄的众多企业中,博格东进是领军者。不过,20多年前,它还只是年产值仅5000元的家庭作坊,如今已发展成为年产值近3亿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巨变源自什么?入职这家企业21年的王素红是见证者。

江苏博格东进管道设备有限公司设计部部长王素红告诉记者:“我觉得这个最关键的就是创新,就像我们身后的这个设备来说的话,我们跟南工大合作,提升它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就是把原来的每台设备需要一个操作工,提升到三台设备只需要一个操作工,提升它的一个智能化的控制水平。”

面对产品同质化竞争,博格东进主攻设计工艺复杂、制造难度大的中大型波纹管,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稳占市场一席之地。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企业在手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10月。据了解,姜堰娄庄镇波纹管产业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都是本地人办起来的家庭小作坊。经过时代淘洗,部分规模较大、竞争较强的在波纹管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如何让小产业做大做强?当地政府探索出培大育强、以大带小、以强扶弱的发展模式,培育出博格东进、远通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领军企业,成立了泰州市金属管材管件行业协会,制定标准、互通资源,组团出征,共御风险,形成共赢矩阵,并积极举办行业展销会、校企学术型会议,扩大影响,招引项目,优化结构。据统计,姜堰区娄庄镇现有波纹管生产企业240家,2023年开票销售达20亿元,几乎占据了当地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除了有“波纹管之乡”的美誉,近两年,娄庄还添了个新殊荣——江苏省“味稻小镇”。正值秋收季节,当地一处无人智慧农场也正发生着大变革。记者在娄庄镇一处家庭农场看到,一台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可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这台收割机竟然是“无人驾驶”。无人收割机操作员黄高告诉记者:“这是一台无人驾驶的洋马收割机通过电动化改造,然后实现了它在田里的一个自主化无人化的作业,它的优势相比以前的导航,可能需要在田边架设一个网络基站,然后通过发射导航的差分数据,才能够使机器在田里进行一个作业,通过5G网络的加持,达到北斗导航数据的一个差分数据的下发,就能实现我们的农机田间无人驾驶作业。”

相较传统收割机,这台无人收割机可以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一台机器每天可收割240亩,加上多机联动作业,生产效率得到“质”的飞跃,农忙再也不忙了。姜堰区娄庄镇家庭农场主李富荣高兴地说:“我们现在农场采用了无人收割机、无人植保机、无人拖拉机,我们农场1100多亩,过去我们收稻谷要劳力五十多个人,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现在有了无人机后,正常的只有六、七个人,12天就能结束。”

智慧农业撬动了乡村振兴发展动能,也惠及了更多人。近年来,姜堰区娄庄镇累计完成5000万以上农业项目6个、5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16个,获批省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一手抓“特色产业”,一手抓“现代农业”,娄庄镇在改革发展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乡村振兴新路径、新模式,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新样板,提高了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姜堰区娄庄镇党委书记徐思淳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加快成立波纹管产业联盟党委,积极引导波纹管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走‘一大一小一厚’的高端化发展路径。持续加大规上企业、高企、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推动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长成林’、未来产业‘快生根’。坚定不移走好乡村振兴‘共富路’,充分发挥先进村、朱翟村泰州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佳典型案例优势,优化‘结构调整、规模经营、村企联建’三种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模式,致力打造稻麦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不断拓宽村民致富增收新路径。”


记者:陈小康 黄俊 余嘉璐

编辑:今昔

责编:岑丹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