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0多年跟混凝土较劲!
2024年7月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正式批复紫金山天文台
提名编号578168的小行星
命名为“缪昌文星”
缪昌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党委书记。多年来,凭借一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匠心,书写了科研与创新的辉煌篇章。
缪昌文,出生于泰州市姜堰区,他的父亲是一名老师,从小对他的学习要求严格,1978年,他成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考上了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为了增加录取概率,他选择了当时比较冷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专业。自那时起,缪昌文便与混凝土结了缘。
1982年,他走上工作岗位,匠心深耕,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被派去丹麦学习,在丹麦进修一年,他的优秀成绩令导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进修结束后,他婉言谢绝国外的高薪挽留,毅然回国,投入科研事业。
这么多年,他一直从事土木工程材料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应用研究,跟混凝土“较着劲”,并始终活跃在我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第一线,匠心独运,为中国工程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混凝土易开裂是国内外工程领域面临的世界级难题。缪昌文深知这一问题的严峻性,经过30多年的潜心研究,他带领团队实现了混凝土“100年以上不开裂”的长寿奇迹,这一成果不仅领先于国际同行,更为我国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同时,缪昌文还研发了多种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还降低了建设成本。
二十多年里,缪昌文主持完成了20余项科研课题,他的创新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82项。
缪昌文院士的科研成果不仅推动了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更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除了三峡三期工程外,缪昌文参与的“世界级”工程、创造的“第一”还有很多:
▶在世界最大斜拉桥苏通大桥,他将混凝土一次性泵压到306米高空,并解决了268米超长T型箱梁预应力张拉前不开裂,以及4万多立方米大体积承台无裂缝等高端技术难题。
▶在世界最长高铁京沪高铁,他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帮助解决了砂浆填料技术难题,使高铁列车开起来更顺畅。
……
大国重器、超级工程,都活跃着缪昌文和他的团队这些“大国工匠”们的身影。多年来,缪昌文参与了多领域的数百个工程,比如三峡大坝、南水北调、港珠澳大桥、润扬大桥,以及泰州人熟知的泰州大桥等等,匠心筑就国家脊梁。
缪昌文深知,科研成果如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因此,他用匠心彰显价值,一边从事科研,一边利用技术进行创业,实现了科研与市场的完美结合。
1993年,缪昌文自筹资金5.5万元,带领项目组一班人建起了一条简易的混凝土外加剂混配生产线,生产自行研发的外加剂,结果当年就盈利50万元。
自那以后,他敏锐地意识到拥有自主科研成果,并依靠自己的企业生产推广的重要性,2002年,为了更好地放大科研成果价值,他一手创办了有利于成果转化的实体——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
最近几年,缪昌文带领项目团队,为包括50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在内的1000多个工程配制了高性能混凝土4000多万立方米。直接节约水泥约200万吨,节约煤耗约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0万吨,工程应用单位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约50亿元。
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于缪昌文来说,这是一条已经走了很远,但会一直坚持下去的路。
缪昌文院士的匠心精神,是他对科研和创新的不懈追求,更是他对卓越品质的执着坚守。在他看来,匠心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对事业、对国家、对民族深沉的爱。三十多年跟混凝土较劲的匠心,体现在每一次实验的精益求精中,每一篇论文的深思熟虑里,每一项专利的开拓创新上……
编辑 | 赵采薇
视频采制 | 陆 彬
制图 | 吴思斐
责编 | 周 静
主编 | 戚 翔
审核 | 孟海燕
监制 | 朱建珊
部分图片 | 新华社 央视新闻
【版权声明:除泰州广播电视台自采外,“我的泰州”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音频可能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处理。】
- 规划|泰州将新增1条过江通道2025-01-09
- 关注|泰州三市三区,成绩单来了!2025-01-09
- 关注|“85后”泰州人!当选宜兴市市长2025-01-09
- 聚焦|2024年泰州市13类40项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2025-01-08
- 时政|中共泰州市委召开民主协商会 就重要人事安排进行民主协商2025-01-08
- 时政|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筹备工作第二次会议召开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