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速看|泰州!彻底藏不住了!

来源: 编辑:刘燕 2024-02-25 09:54:36 查看数:0

元宵佳节四海庆

梨园名家聚凤城

2月24日

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泰州市人民政府

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

共同主办的元宵特别节目

“水韵江苏·梅香泰州”

在央视戏曲频道成功播出

此次元宵戏曲特别节目中

多个剧种传递戏曲精髓

唱响水城好戏

多处场景闪耀“泰州元素”

彰显文化自信

节目中展现了什么泰州文化?

又给戏曲名家、观众留下什么印象?

一起来看看


早茶文化

江南是美食的圣地,吃货的福音,泰州的美食更是独具风格。

节目中,特别介绍了泰州两款早茶美食——鱼汤面、蟹黄包子。

鱼汤面汤色洁白,面条筋道,配以淡水河的鱼肉放在里边,鱼肉是滑嫩的,面条是筋道的,汤是浓厚的。

蟹黄包子采用当地的蟹黄,配以新鲜的猪肉,包在包子里面,可以说是内涵深厚,吃一个想两个。

“南北方早茶确实有差异,北方叫早点,星星点点而已,南方基本叫早茶文化,讲究三茶两饭,体现出鱼米之乡和一种慢文化。早茶品类丰富,早茶文化在南方最迟看到的书面文献至少有200多年以上的历史。”民俗美食家姜波说。


淮剧

“这班灯,好班灯,装的是一班菜名灯。黄芽菜当中为皇帝,无心菜本是保驾臣……”淮剧《杨排风观灯》选段灵动俏皮妙趣生,淮腔淮调戏韵浓。表演者陈澄是泰州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省级传承人,她扮相俊美,表演细腻,嗓音甜润,唱做俱佳,特别是在淮剧唱腔方面,既继承了父母陈德林、黄素萍的艺术风格,又博众艺术家之长,观众亲切地称呼她为“淮剧公主”。

陈澄 淮剧《杨排风观灯》

淮剧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它起源于盐阜、淮安、宝应、兴化一带,现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区。泰州是淮剧的重要发祥地之一,2011年,泰州市、淮安市联合申报的淮剧经国务院批准被扩展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3日,陈德林一家应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戏曲频道《角儿来了》节目,现场与妻子黄素萍演绎淮剧《赵五娘》片段

泰州淮剧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泰州淮剧人的坚守和传承:淮剧名家陈德林是土生土长的泰州人,他在淮剧生腔方面形成独立风格,是“陈派”艺术创始人、国家级非遗淮剧项目传承人,2001年获得第12届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其妻黄素萍获得第8届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是江苏淮剧界第一朵“白玉兰”,其女陈澄凭借担纲泰州市淮剧团创作的淮剧《祥林嫂》中祥林嫂一角,摘得上海戏剧白玉兰奖和中国戏剧梅花奖,将泰州淮剧推上了更高更广的舞台。


板桥道情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词似一幅画,画面显示出含蓄深厚的特性,给人以有限中展示无限的无穷意味。

道情,又称“竹琴”“渔鼓”,是中国传统曲艺品种的一个类别,起源于唐代道士在道观布道所演唱的道教“经韵”,是道士抒发情感胸怀布道的一种“道曲”和“道歌”,内容多贴近民众生活。

《板桥道情》“老渔翁”工尺谱影印件

《板桥道情》是泰州人郑板桥将他坎坷的生活经历升华提炼成的艺术作品。1725—1743年间,他反复修改,创作出十首《道情》,描绘了清代社会底层的渔翁、樵夫、农夫、道人、僧人、书生、乞儿、隐士等人的生活状态,直抒胸臆,道出民间痛痒,也是他自己历尽曲折后向往自由自在平静生活的真实写照,堪称道情经典中的经典。《板桥道情》在江苏风靡一时,泰州道情从“劝世文”发展成说唱艺术,丰富了道乐的内容,板桥先生堪称中国文人将《道情》还其本来面目的第一人。


泰州扬派盆景

泰州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中扬派盆景的重要基地。泰州扬派盆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据史料记载,宋已有从古海陵盆景树木取景的山水画作品。

节目中,泰州扬派盆景技艺新生代传承人张福亮向观众介绍了一幅盆景作品——《龙马精神》,张福亮说:“它是由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王寿山先生再创作的,之所以取名龙马精神,是因为古柏盆景的线条变化比较丰富,干身扭曲盘旋,整个干身犹如蛟龙探海之势,又像一匹马在飞奔时,马鬃飘动的状态,根据这两个意象取名龙马精神。”

泰州盆景苍古清秀,灵巧飘逸,著名园艺家周瘦鹃先生赞其为我国盆景艺术流派中具有特色的一种苏北流派。2007年7月,泰州扬派盆景技艺获批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州盆景以树桩盆景为主,常选用松、柏、桧、榆及瓜子黄扬等树种,这些植物株短叶小,姿态优美,易于造型,而且耐扎耐剪耐移植,萌发力较强。

泰州盆景园内《郭子仪带子上朝》是江苏省唯一存活的明代古柏盆景


高港宫灯

打灯谜环节揭晓谜底的道具,古色古香,典雅华贵,如此精美的道具就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港宫灯。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熏天。”唐代诗人杜审言,诗句中描绘的灯烛辉煌,光焰照天,就是宫灯。

宫灯,顾名思义为宫廷使用的灯。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为了扬言政绩,择吉日在宫廷内张灯结彩,宫灯之名由此而生。清代道光年间,江苏泰州木工匠人张德隆,精研宫灯制作技艺,自成一派形成了“高港宫灯”流派。高港宫灯制作手艺历经五代传承、创新,于2015年成功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泰州高港宫灯有近两百年历史,集雕、镂、画等工艺为一体,古色古香、典雅华贵。现在的一盏盏宫灯仍透露着古色古香的传统人文风情,宫灯的画屏图案内容多为龙凤呈祥、松鹤延年、花开富贵等传统吉祥图案。


聊戏曲,说泰州

节目汇聚了来自全国京、昆、豫、越、黄等近20个戏曲剧种、百余位戏曲艺术家和优秀演员,集结参演人员共400余人相聚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乡泰州,共赴一场异彩纷呈的梨园盛筵。这一场锣鼓声喧、热闹喜庆的元宵戏曲特别节目也给戏曲名家和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傅希如:“这几年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泰州市政府对于文化戏曲传承的重视,今年央视戏曲频道和泰州进行这样一个合作,我是格外地开心和激动,希望以后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喜欢京剧,关注京剧,弘扬京剧艺术。”

国家一级演员、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演员黄涓涓:“我是第一次来泰州,泰州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泰州人说话也是轻声细语,很温柔的感觉,这次晚会让我感觉很不一样的,就是很多平时大家听不到的、没看过的剧种都会呈现给大家,希望这台群英荟萃的晚会能给观众带去一个非常热闹喜庆、非常幸福的元宵节。”

山西省晋剧院演员薛美霞:“这次在现场我看见了各种剧种的表演艺术家,我觉得特别开心和幸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机会。我们带来的节目是《双龙戏八仙》,这是一出武戏,不光有精彩的武打,还有幽默诙谐的一种表现手法,大家齐心协力展现年轻戏曲人的精神风貌,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员何云:“非常高兴能参加2024元宵戏曲特别节目,我为大家带来的是黄梅戏传统唱腔《夫妻观灯》选段,非常符合晚会的主题。这台晚会有很多剧种在一起大联欢,为观众奉献文化大餐,我的内心非常快乐。”

“水韵江苏·梅香泰州”2024央视戏曲频道元宵特别节目总导演李宏说:“我们这场元宵特别节目,既有梅派名家,也有梅派新秀,还有我们泰州梅兰芳京剧团的参与。通过大家的通力合作,要把‘梅郎故里 戏曲胜地’的这张名片擦得更亮,要把我们泰州介绍给全国的戏迷朋友。”

戏迷张宜华:“晚会太棒了!作为梅兰芳先生的老乡,我们很自豪!我本身就很喜欢戏曲,戏曲晚会选择泰州,太开心了!”


来源:泰州微视听

编辑:刘燕

责编:周静

审核:戚翔 闻栋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