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人文|泰州地名故事:顾家巷的前世今生

来源: 编辑:徐群薪 2024-01-09 18:46:37 查看数:0

旧日的泰州城,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街巷。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老巷子都慢慢消失在了苍茫历史中,但是,位于海陵城北涵东街区的顾家巷,却保存了下来。今天的“泰州地名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顾家巷,探寻它的前世今生。

顾家巷所在的泰州涵东街区,是一处传统街区,总长200米左右。走在顾家巷,满目所及都是极具明清民居风情的房屋,巷道弯曲幽静。提起顾家巷的得名,与明朝嘉靖年间顾氏家族紧密相关。居住其中的顾家,出了顾云凤、顾廷对、顾梦骐祖孙三代名人,其中,顾廷对最为出名。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顾廷对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在当时的泰州,顾家可谓显赫一时,风光无限。不过,巷内除诞生过顾氏望族之外,还保存着明代礼部郎中王敬的故居。

记者和海陵区城北街道彩衣社区党委书记张静波来到顾家巷10号王宅的门口,王宅也是泰州市的一个文保单位,目前王宅里面还有两户人家。

走进这座门楣上有砖雕、门两旁有石鼓的大院,一座正在修缮中的具有明清风格的泰式民居映入眼帘。屋主王通今年80岁了,退休前是大学教授。他坦言,自己作为王敬的后人,有责任保护好作为文保单位的祖宅。

明代礼部郎中王敬后人王通说:“这个房子是明朝的一个建筑,它是楠木结构的房子,很有保存的价值,我们想保护文物,也是想保护祖辈老屋,所以去年相关部门通知我们允许私人修建房子后,我们就立即开始实施修建了。”

为了让祖宅尽可能地保持原貌,王老专门请教了历史教授,并请专业匠人进行修缮,前后花费了近半年时间。眼下,修缮工作已接近尾声。

王通说:“我们这次装修是采取‘修旧如旧’ ,还保持明朝原有的房屋风貌,像门窗坏了以后,在打造门窗的窗棱的时候,都是按照明朝的风格来修建,原有的一些明朝的做工,都尽量地把它保留下来了。”

王老告诉记者,等房屋完工后,他们老夫妻俩将搬来这里,和老友们喝茶写字,安享晚年。

近年来,城北街道彩衣社区对辖区内的古老街巷开展了很多保护性工作,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海陵区城北街道彩衣社区党委书记张静波说:“对一些生长的野树、杂树进行了有规律的清除,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大力地鼓励有条件的居民,按照尊重历史、因地制宜、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自家的一些房屋进行修缮。”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条老街旧巷,它储藏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和个性。一条条小巷子,承载了岁月记忆,也飘散着城市风韵。


记者:第振唐 张凯

编辑:徐群薪

责编:宋涔玮

审核:戚翔 闻栋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