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海陵|创新分色分级管理机制 为文明创建插上“智慧翅膀”

来源: 编辑:徐群薪 2024-01-09 18:46:28 查看数:0

2023年以来,海陵区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积极探索制定了文明城市创建分色分级常态长效管理办法,依托海陵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平台,将创建问题按“红黄蓝”三色分类以“区、镇(街道)、村(社区)”作为责任主体推进问题解决,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工作水平。

4号下午,海陵区城西街道兴业社区的网格员张明静像往常一样,在社区内进行走访巡查工作。途径一栋居民楼时,一位市民向她反映了噪音问题,了解清楚后,张明静又来到社区独居老人和孤寡老人家中进行走访。

81岁的韩大爷独自生活,家中灯泡坏了后,这对于热爱书法的他来说实在太不方便。在当天的走访中,张明静将居民反映的问题逐一详细记录下来。她说,走访当中发现的问题都会上报“分色分级管理平台” ,经过社区核实之后都会尽快解决。

海陵区城西街道兴业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仇双凤说:“针对网格员上报到平台的问题,我们社区能解决的,当天就能完成,如果解决不了,我们就向街道反映。”

在城中街道书院社区南园小区,城中街道的相关工作人员正和社区网格员一起在小区一栋居民楼附近寻找一处适合放置垃圾桶的地点。原来,前两天,小区一位居民将垃圾桶噪音扰民的问题反映到了“分色分级管理平台”。由于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协调环卫部门一同处理,书院社区便将此事上报给了城中街道请求协助。

海陵区城中街道书院社区南园小区居民熊女士说:“这个垃圾桶放在我们窗户门口,来收垃圾时噪音大,家里还有个小宝宝,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一下。”

很快,大家就在不远处找到了一处空地,可以妥善地放置垃圾桶。在环卫工人的帮助下,原本放在熊女士家窗户下的两个垃圾桶被转移到了“新家”。

如今的书院社区,路边的草坪都加装了“护栏”,整洁又美观;草坪内的文明标语,让文明之风可见、可观、可感;路边,崭新的健身器材、座椅沿路排开,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社区种种喜人的变化,得益于去年海陵区依托大数据应用建立的“分色分级常态长效管理系统平台”。平台明确涉及文明城市创建的5大类、12项小类、107项事件类型,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将发现的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平台上报。而“分色分级”,就是按上报问题的复杂程度以及责任主体进行“蓝—黄—红”分色归类。

海陵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分色分级常态长效管理系统平台”工程师杨杰说:“网格员发现问题之后上报给村(社区),如果村(社区)可以自行解决的话,那就把这个事件归为‘蓝色’事件。如果在村(社区)这级不能解决,我们继续上报给镇(街)指挥中心,由镇(街)指挥中心去判断,它如果可以处置的话,就把事件归为‘黄色’。如果在镇(街道)层级还是不能解决的话,那就上报给区指挥中心,由区指挥中心根据事件类型派发给六个攻坚队,如果在区级层面解决的话,我们就把事件归为‘红色’。”

在海陵区政法综合服务中心的大屏上,所有问题工单的内容、进度一目了然。

杨杰说:“我们网格员在1小时内去进行事件受理,上报给相关单位,相关单位在2小时内进行事件派发,收到派件的单位在1个小时内进行签收,‘蓝色’的事件一般是在2天内完成处置,‘黄色’事情一般是在5天内完成处置,‘红色’事情是在10天完成处置。”

据介绍,2023年以来,海陵区收集处理“蓝色”问题38764条,“黄色”问题457条,“红色”问题58条,联动处置率达98.57%。

海陵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综合科(信息技术科)科长徐世安表示,通过分色分级,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各级资源,逐层解决各类难度的创建问题,同时,我们明确了问题的“发现者”,也是问题解决的“审核人”,能够确保创建难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记者:第振唐 张凯

编辑:徐群薪

责编:宋涔玮

审核:戚翔 闻栋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