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关注|江苏疾控最新回应!

来源: 编辑:周慧敏 2023-08-27 13:17:34 查看数:0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

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部分地区再次出现抢购加碘食盐的情况

真的能通过食用加碘食盐

防止核辐射吗?

对此

江苏疾控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不能!

碘盐不能预防核辐射

早在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时,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大规模的食盐抢购。当时权威部门辟谣解答,“通过食用碘盐无法预防放射性碘的摄入,把碘酒涂抹在甲状腺部位预防放射性损伤是不科学的”

同时,过量的食盐摄入会增加心脏和肾脏负荷,造成高血压等疾病发生,过量的碘摄入也会扰乱甲状腺正常功能。

每日食用碘盐应适量,建议碘盐随买随用,无需大量囤积碘盐。

关注“心理性缺盐”

我国对食盐实行定点生产管理,我国食盐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井矿盐、湖盐、海盐。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类在面临不确定或受威胁的情况下,用可接受的小额成本换取安全感,其实是一种本能的应激反应。

每次抢盐风波,都是一次大型的全民科普行动。希望人们的判断力和科学素养能够从中得到提升,让抢盐闹剧不再上演。

核污水排海后日料还能吃吗?

中国海关总署之前明确表示:

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强化监管,严格实施100%查验,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严防存在风险的产品输入。海关将视事态发展及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消费者餐桌上的安全。同时,8月24日起,港澳禁止日本10个都县区食品进口。

海鲜产品的安全性和食用建议

多样化饮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海鲜虽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但并非唯一,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食物来获得必要的营养。

确保食谱的平衡性,多摄入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满足身体所需。

减少食用海鲜产品的摄入量

虽然随着核污水的扩散,整个海洋的食物链受到影响,但减少海鲜的摄入量有助于降低摄入潜在的放射性物质的风险。

8月24日,中国水产专家表示,我国多年来一直对日本进口的水产品核辐射风险把关、评估严格。“如果日本进口的水产品或者我国周边海域生产的水产品受到污染,通过对肌肉等组织的取样检测,会很快检测出来的,对此不必过多担心。”

不可否认,福岛核污水排海也可能会使我国沿海地区受到一定影响,即便是国产海鲜,如果是在被核废水污染水域,肉质依然可能含放射性物质,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开展监测,满足标准后方可食用

2023年6月下旬,为及时掌握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废水排放对我省海域海产品影响,江苏省疾控中心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海产品放射性应急监测方案”的通知》,启动了江苏省沿海地区海产品放射性应急监测

所以:大家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过度担忧,我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海鲜,基本都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来源:江苏疾控、无锡疾控、中国青年报、南通市场监管

编辑:周慧敏

责编:刘丽

审核:戚翔 闻栋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