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聚焦|严守耕地红线 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来源: 编辑:徐群薪 2023-06-25 20:31:39 查看数:0

土地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泰州市持续加强对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升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近年来,泰州市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持续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在海陵区罡杨镇罡门村广场前面一块40多亩的农田里,刚栽下的水稻长势喜人。村民告诉记者,这里原本是一块杂乱不堪的荒地,村里对这块土地进行统一复垦后,让荒地变成了良田。

海陵区罡杨镇罡门村村民方怀小说:“原来我们这个地方是杂草丛生,草长的高高低低的,不好种粮,后来复垦了,变成能长水稻的田,也承包给其他人了,经济收入高了。”

海陵区罡杨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韩雪松表示,严把土地复垦关,每年深度挖潜、选定复垦地块,对确定的地块在立项、实施、客土购买、验收等环节全流程跟踪,保障每一亩地按要求复垦验收到位。对验收后的地块,落实长效管护机制,坚决杜绝复垦土地出现抛荒或改变使用性质,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根基。

作为泰州重要的粮产区之一,海陵区坚持严控新增违法用地,积极化解存量违法用地,全区共划定耕地13.5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11.71万亩,在2021年获评全市唯一年度市区耕地保护表彰单位的基础上,2022年又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670亩,为上年度的4倍。

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陵分局党组成员张宜勇表示,加大执法巡查力度、杜绝新增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大耕地复垦力度、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通过正反双向激励,强化耕地保护。

在强化耕地保护的同时,泰州市坚定不移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021年之前,兴化市戴南镇赵家村工业园村级园区布局分散、形态破旧、产业落后、亩均效益低,成了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而兴达钢帘线正准备实施年产35万吨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扩建项目。2021年年初,戴南镇决定对赵家村村级工业园40家企业、225亩土地、9万平方米厂房实施拆迁,为投资36亿元的兴达钢帘线扩建项目腾出空间。为避免园区里的小微企业 “一拆了之”,戴南镇又建立了紧固件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小微产业园,引导优质企业入驻,加速孵化发展。

兴化市戴南镇副镇长、兴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周洪波说:“该地块入库税收由原来的160万元,增加到3750万元,让寸土生寸金,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2022年,泰州市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9600 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 3319 亩,全省领先。全市共落实耕地保护任务396万亩,规划永久基本农田355万亩。靖江荣获 2022 年度国务院大督查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成效突出激励单位。

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处工作人员宦亚鹏表示,强化耕地保护党政同责,逐级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牢牢守住全市396万亩耕地保护红线。推动自然资源执法“智防+技防+人防”融合,严格落实“增量控零、存量清零”的执法监管“长牙齿”硬措施。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鼓励增容技改、嫁接重组、政府收储多渠道盘活存量,有效提升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记者:马晓斌

通讯员:翟梦潇

编辑:徐群薪

责编:岑丹

审核:戚翔 闻栋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