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假的!假的!假的!
高考已经落下帷幕
这个时候
诈骗分子也在蠢蠢欲动
提前查分?花钱补录?
内部指标?降分录取?
各类花招层出不穷
考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
警惕高考招生骗局
谨防上当受骗
查分阶段
1、提前查询分数
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虚假提前查分网址,一旦点击进入,木马病毒便会自动植入手机,获取手机所关联的银行卡等信息。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就可以经网购消费变现,或者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等方式获利。
警方提醒
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如果不慎点击,要立即卸载手机上的支付宝等快速支付工具,确保资金安全,并在备份手机通讯录等重要信息后,将手机重置或恢复出厂设置,或向专业技术人员求助清除病毒。
2、进入内部系统更改高考分数
骗子自称收取费用后,可通过“特殊途径”更改高考分数。
警方提醒
考生成绩在发布前做了多份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发布网站也设立了严密的防入侵系统,以确保考试数据绝对安全,请广大考生家长切勿轻信。
录取阶段
1、“内部数据”分析高考志愿
高考报志愿阶段,有不法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并假冒所谓的志愿填报专家身份,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以此收取高额费用。
警方提醒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综合参考教育考试机构和所在中学、有关高校提供的官方信息,不要相信不法机构或个人声称的“内部消息”,自主合理填报志愿,谨防上当受骗。
2、提前录取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打电话称因艺术类院校提前招生,而考生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他们会告知受害者,如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缴纳学费,否则有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
警方提醒
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国防、艺术类院校等考生,录取工作全部由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
3、申请助学金、高考补贴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
警方提醒
如果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不要随便透露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和密码。
4、分数不够可花钱补录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警方提醒
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
5、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骗局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警方提醒
此类骗局中,骗子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假期阶段
1、机票退改签诈骗
很多考生高考结束后,都会出去旅游放松一下。暑期也是出行高峰,一旦收到“飞机故障、行程延误或取消,需要拨打退票电话进行改签或退票”时,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诈骗分子设下的“圈套”,一旦按照短信中的联系方式退改签,很可能被骗输入“验证码”,将自己卡内的钱转给骗子。
警方提醒
接到航空公司短信或电话称航班已取消时,千万不要拨打短信上提供的电话,应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查询。
2、刷单兼职诈骗
高考结束后,不少考生会选择在暑期兼职勤工俭学。“网上刷单”号称“足不出户就能赚大钱”,往往能吸引到不少学生。
警方提醒
“刷单兼职”都是骗局,诈骗分子一开始往往给一些报酬,待事主深信不疑后,诱骗其不断刷单,不再返还本金和报酬。
特别提醒
准考证不能晒
高考结束了,准考证务必要保管好。如果考生把准考证晒到朋友圈,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复制。
身份证不能晒
即使对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作了模糊处理,但在稍懂图像修复技术的不法分子手里,分分钟可以恢复或加以改造利用。
考生号和密码不能晒
考生号是整个高考期间使用最多的号码,高考成绩查询、录取结果查询、体检结果查询都需要输入。
成绩单、成绩查询页面不能晒
这类照片同样会暴露考生号、姓名等重要信息。
高考志愿填报纸质表不能晒
志愿填报除了要在网上操作,还需要考生填写纸质表格并签字确认。有的考生为了留念会对纸质表拍照,但是千万别晒出去,以免个人信息泄露。
录取通知书不能晒
考生的照片、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考生号、录取专业甚至大学学号都在上面,如果被不法分子掌握了这些信息,考生被诈骗电话骚扰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骗局五花八门
但万变不离其宗
最终目的
都是为了骗取钱财
凡是涉及转账
一定要提高警惕
最后
祝所有考生都能
考上心仪的大学!
来源:平安盐城
编辑:徐群薪
责编:岑丹
审核:戚翔 闻栋
- 时政|万闻华听取城市建设相关规划方案:加快推动重点城建项目落2023-06-10
- 关注|泰州: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并重 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步入快2023-06-10
- 文化|第二十届《中华诗词》江苏泰州“扬子江杯”青春诗会开幕2023-06-10
- 推广|泰州各地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2023-06-10
- 创新|泰州:设立全省首家“法官驻点工作室”2023-06-10
- 两高|“两院”院士到会!第十七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