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聚焦|泰州:深耕专精特新 催生发展新动能

来源: 编辑:徐群薪 2023-05-26 19:57:25 查看数: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近年来,泰州市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在中裕软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CNAS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对一款橡塑合金高分子材料复合软管进行性能测试。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五年来,他们平均每年都要推出2-3款新产品,每年在科研创新上的投入都接近2000万元。

中裕软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冯忠豪说:“配备了一些行业内少有的高精尖精密仪器,比如说SEM扫描电镜,它主要是用来观测材料的表面微观形貌,可以放大到4~6纳米左右,这有利于新材料的创新研发、产品的更新升级。”

中裕科技专注于流体传输高分子材料复合软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中裕科技逐步形成了“科技+市场+人才+文化”四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今年4月,中裕科技在北交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近3亿元,将主要用于柔性增强热塑性复合管、钢衬改性聚氨酯耐磨管等新产品的量产。

中裕软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吴宏亮说:“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30.81%;归母净利润2838万元,同比增长105.38%。下一步,中裕科技将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沿着国家‘一带一路’新发展路径,朝着‘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做大、做强。”

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今年年初,国家工信部提出要开展“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心企业。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泰州苏中天线集团有限公司在坚持创新发展的同时,大力向数字化转型,以智改数转的加速度跑赢新赛道。在新投入运营的电子车间,企业负责人介绍,这个车间在智能设备上的投入超过4000万元,生产效率提升了50%,良品率达到99.9%。今年1-4月份,苏中天线实现销售1.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

泰州苏中天线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殷伟说:“一定要抓住风口,跑赢数字化新赛道。今年我们会在注塑、压铸等前道工序上,继续加大智改数转投入,努力成为汽车天线行业里的首个智能工厂。”

像中裕科技、苏中天线一样,泰州众多制造业企业正抢抓机遇,不断推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努力在产业链关键领域“补短板”“填空白”,逐步确立在细分行业中的领跑地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定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00多家,创成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7家,形成了良性梯度培育体系。

泰州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发展处副处长王磊说:“我们将不断优化‘优质中小企业梯队培育’工作,分层次动态建立优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级培育库,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落实优质中小企业‘白名单’制度,引导鼓励中小企业专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生产流程改造、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打造产业高地、行业龙头,切实提升泰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记者:梁军 缪佳荣

通讯员:房亚骏

编辑:徐群薪

责编:宋涔玮

审核:戚翔 闻栋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