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字化管理破解养老难题 “泰州经验”获人社部推介
步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然而,面对信息化、数字化潮流,连智能手机都不能熟练使用的老人该如何享受现代生活?近日,在人社部推荐下,《中国社会保障》杂志介绍了我市数字化方便老年人生活的经验做法,把养老服务“泰州经验”推向全国。
数据跑路破解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困局
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是从制度上保障社保基金安全和全体参保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但退休人员对每年都要“证明自己活着”的做法颇有微词,传统的现场集中认证方式被贴上了“不人性化、不便利”的标签。
2018年,我市率先实现刷脸认证和指静脉认证全覆盖。
2021年,以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上线为契机,我市打破传统的“被动式、静态式、集中式”资格认证模式,构建起以信息比对为主、远程认证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社保资格认证模式。
今年,市人社局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对全市47.72万名领取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全部实施数据比对认证,结束了以往集中“现场认证”的模式。下一步,人社部门将扩大这一模式适用范围,实现领取社保待遇人员“免申即享”全覆盖。
市人社局退休人员服务中心主任郑素琴介绍,市人社部门研究制定了35种数据比对应用规则,推进与公安、民政、卫健等部门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实现了无感认证。为弥补数据到不了的“最后一米”,对高龄鳏寡、重病卧床及异地居住等特殊群体,人社部门组织基层平台志愿者“兜底”,通过邮寄认证宣传彩页、发送提醒认证短信、电话指导操作流程等远程服务,解决居住省外、境外退休人员的认证问题。到停发待遇前一个月,志愿者们再一个个打电话或上门确认。
对无法确认生存状况的退休人员,市人社部门建成大数据比对分析模型,通过整合个人轨迹信息,提取行为特征,开展智能识别画像,分析评估健康状况,精准锁定高危可疑人群,将欺诈冒领风险控制关口前移。到目前为止,我市未发生一起因认证造成的违法违规案件和重大社会影响事件。
数字化管理确保培训服务不流于形式
市民董深洋从企业退休后,就在退休人员书法培训班报了名。课程一结束,他给人社部门送来一份感谢信。“年过花甲的老人,重返既熟悉又陌生的课堂,百感交集,仿佛回到既遥远又亲切的学生时代。”董深洋说,之后他又加入了围棋班,感觉退休后的生活充满了幸福感。
自2014年起,市人社系统组织实施“老有所学三万计划”,即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免费培训退休人员不少于3万名。今年第四轮培训刚刚启动,累计培训人次将超20万。培训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既有技能类,包括家政服务、育婴师等,也有兴趣类,比如养生保健、器乐书画等,更有针对老年人特点订制的智能手机应用、健康体检手机预约、防范非法集资宣传等方面的课程。
大规模的培训,如何才能不流于形式,真正让老年人满意?市人社局首先发挥政府与市场双重机制的作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专业化的公益性服务。同时建立项目督查档案,实现退休人员免费培训项目一班一档,其他服务项目一案一档,开发“退休人员培训登记”“退休人员培训补贴查询”等信息管理系统,确保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步永久保存。
“正是数字化管理,让很多漏洞无所遁形,让培训更有实效。”郑素琴介绍,之前工作中他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数据造假,同一个老人反复上同一个培训班,实际该退休人员只上过一次培训,其个人信息却被多次提交。实现数字化管理后,这类问题随时能被发现。一旦发现问题,相关项目立即叫停,项目承接方将被列入失信名单。
此外,培训班老师讲得究竟如何,老人上课实际效果怎样?这些关乎体验感、获得感的动态跟踪也会被记录在案。市人社部门引入第三方监督工作机制,参与培训班效果监督。“他们随时会对上课情况进行检查。”郑素琴说,培训费用按照第三方出具的监督检查报告核算后进行拨付,一方面强化资金管理,另一方面让服务更为高效。培训不再是“一锤子”买卖,不单要包教,更要包会。“比如之前推出的智能手机课程,承包该课程的天元艺术培训中心联合中国电信推出了课外咨询服务,老人有不懂的,随时可以找就近电信手机门店学习。”
来源:泰州晚报
编辑:钱宇璇
责编:阚月萍
审核:戚翔 闻栋
- 提醒|就在明晚,油价有变!2023-03-16
- 警惕|燃气公司上门安装燃气报警器?可能是骗局!2023-03-16
- 扩散|市民捡到国外包裹 请失主速来认领2023-03-16
- 聚焦|朱立凡专题调研农业农村工作2023-03-16
- 聚焦|江苏卫视报道泰州:打造幸福安康“祥泰之州”2023-03-16
- 公示|泰州这些个人和集体上榜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