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创新驱动 造船扬帆向世界
从“造船大市”走向“造船强市”,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船舶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新态势。近年来,靖江市不断放大新时代造船、扬子江船业等龙头船企的带头作用,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积极拉长船舶产业链条,提高船舶产业配套服务能力,让船舶产业更具生命力、创造力。今天请看记者的调研报道。
在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省级系泊链设计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对新生产的锚链进行拉力测试。记者了解到,这批锚链产品检测合格后,将出口到日本。
从村办企业起步,亚星锚链已成为我国大型船用锚链和海洋系泊链及附件生产和出口基地,年产能达30万吨,船用锚链和系泊链占全球市场60%以上。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全球首制的89毫米直径超高强度R6级海洋系泊链,应用于我国新一代中深水海洋钻井平台建设,成功突破海洋工程系泊链领域“卡脖子”技术,将系泊链研发制造技术提升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维新说:“我们一方面要在高强度海洋系泊链上持续发力,确保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我们会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开发新产品,在进口替代上取得更大突破。”
除了像亚星锚链这样的骨干企业,靖江市还有200多家中小船舶配套企业,围绕产业链做文章,主动延链、补链,推动船舶产业集群发展。
中船澄西(泰州)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瞄准LNG低碳清洁能源产业,研制生产出适合海陆联运的LNG罐式集装箱,具有转换环节少、运输成本低、储存成本低等优势,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前不久,首批100套LNG罐箱已顺利发往海外。
中船澄西(泰州)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深泉说:“后续我们会继续深耕能源装备市场,在深冷行业细分领域继续提高竞争力。”
目前,靖江市船舶配套产品覆盖了船用锚链、船舵、阀门、电机、空调、消防器材、泵阀、大型铸钢件等近百种。船舶产业本土配套率的不断提升,壮大了靖江造船的规模,也提升了船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未来,靖江市将围绕“构成要素齐全,产业规模领先,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分布集中”的船舶产业集群目标,做强船舶制造业,做大船舶配套业,不断增强集群造船能力,推动靖江造船行稳致远、逐浪全球。
靖江市工信局副局长宋永东说:“我们将组织相关企业和技术合作单位,共同开展船舶产业和重大产品创新研究的交流,共享技术创新资源,鼓励配套企业提高产品档次,健全本地配套网络,加强与央企、大型船企的合作,全面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新模式,不断提升船舶产业核心竞争力。”
记者:朱红芳 贾秋敏 包键 盛义 高雨婷(靖江台)
编辑:徐涛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 春节|走进乡村看风景 假期游玩很轻松2023-01-26
- 春节|文明出游 为景区添彩2023-01-26
- 春节|假期新风尚 运动健身忙2023-01-26
- 两高|优化资源配置 构建优质均衡教育体系2023-01-26
- 关注|“消防蓝”忙碌身影 守护万家灯火安宁2023-01-26
- 防疫|泰州市春节期间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平稳有序202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