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马洲岛首次观测发现全球濒危珍稀鸟类黑脸琵鹭
近日,从马洲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又传来好消息,继今年 “鸟界国宝”东方白鹳、黄胸鹀先后“打卡”靖江以来,观测站又在马洲岛生态湿地首次观测发现全球濒危珍稀鸟类——黑脸琵鹭。至此,靖江观测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达到三种。
黑脸琵鹭,其通身雪白,头部和喙为黑色,长长的嘴似民族乐器琵琶因而得名。其姿态优雅,人们对黑脸琵鹭有“黑面天使”“黑面舞者”的美誉。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珍稀鸟类,全球数量仅5000余只,珍稀程度仅次于朱鹮。国际自然资源物种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都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中,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6月2日,科研人员通过马洲岛的固定监控点看到,在马洲岛的生态湿地上,一群鸻鹬正在觅食。一只黑脸琵鹭突然闯进监控镜头,优雅地踱着方步,在水塘里觅食。
马洲岛生物多样性保护观测站负责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研究员曹铭昌介绍,黑脸琵鹭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此次发现充分证明,马洲岛生态湿地具有适宜黑脸琵鹭生存的环境。
据统计,截至目前,科研团队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和观测,共在马洲岛记录鸟类197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3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3种,为东方白鹳、黄胸鹀、黑脸琵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29种。
2021年南京市绿化园林局湿地鸟类调查报告显示,南京市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长江绿水湾省级湿地公园等南京9处主要湿地共计发现154种鸟类,而马洲岛一年多的鸟类监测结果已达197种。
“新记录种类的发现和各类珍稀濒危物种的回归,表明靖江各类生物栖息地不断增加,长江自然生态保护成效初步显现。”靖江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顾爱东介绍。下一步,靖江将保护好长江生物多样性作为重要支点,大力推进马洲岛生物多样性保护观测站建设,构建起涵盖靖江百里江岸、“天地空”一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观测体系,对长江下游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环境、珍稀濒危物种进行长期观测研究。
打造长江湿地保护修复试验示范区、生态农业发展示范区成为展示靖江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基地,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红线监管以及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关键支撑。
来源:今靖江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 省残运会|我市12名残运田径健儿节日刻苦备战2022-09-13
- 民生|新一轮“房地产政策”助推楼市升温2022-09-13
- 暖新闻|漫漫70年,他终于落了泰州户口2022-09-13
- 关注|江苏发布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安排2022-09-13
- 关注|市社科联深入企业找课题 为优化营商环境献策2022-09-13
- 文明创建|姜堰区溱潼镇西陈庄村登上“中国文明网”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