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姜堰|娄庄镇“两社”联动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 编辑:闾巍 2022-05-14 16:20:52 查看数:0

5月,站在姜堰区娄庄镇新龙村的田野上,眼前一片忙碌,充满希望的景象。“今年蚕豆大丰收,亩产2000斤,卖得精光。第一茬西瓜已经销完了,收入有20多万,第二茬瓜苗也种下了……。”新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夏斌自豪地说道。

新龙村是典型的农业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集体经济收入在当地所有村、社区中,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中下游水平。如何放大现有资源的经济效应,达到强村富民的效果呢?

去年年底以来,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姜堰区探索出“两社”联动的新路径,即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资源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此前,新龙村在“两社”联动的道路上已“先行一步”。在已有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基础上,再成立一个由村干部经营管理、能人指导开拓市场、财务独立核算的种植专业合作社。两者政经分开,发挥各自优势,前者负责政策引导等宏观上的把控,后者负责实际的种植和生产。

种苗选择、种植技术、市场销售,每个环节对于农产品来说,都非常重要。在种植技术方面,新龙村和江苏省农科院、泰州市农业农村局结成技术上的帮扶对子,打造了省农科院的试验示范种植基地。销售方面,与姜堰区供销合作总社等单位合作,拓展和优化销路。

技术、市场不愁,种植专业合作社也就没了后顾之忧,并可以带动本村种植大户和村民以资金、技术、劳力等多种方式参与入股,为贫困户、低收入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形成集中化、规模化的种植。据估算,参与种植管理的农户每人每年能增加收入一万元左右,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多万元。

眼下,娄庄镇马赛村的花菜、绿甘蓝等蔬菜大量上市。尽管面向外地销售,但村里农产品的销路却没有太受疫情防控的影响。“省供销总社帮我们跑销路,市场已经打开了,目前已销售了五万多斤。”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崔进说道。

350亩的特色果蔬产业园是“两社”联动项目在马赛村的生动实践。去年年底以来,依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马赛村对原有的种植面积和结构进行了调整。同时,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下派了“第一书记”驻村,依靠平台优势,将农产品的种植、生产、销售等环节全部打通,确定了“种什么”的同时,也解决了“如何销”。

目前,娄庄镇下辖的16个乡村已经在“两社”联动的道路上,因地制宜地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批批富有特色的村域产业。下一步,围绕资金的使用、技术的优化、成果的巩固等方面,娄庄镇还将继续发力。

记者:聂庆桢

编辑:闾巍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