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主播悦读|又是5.12•一个泰州人的汶川记忆

来源: 编辑:赵倩倩 2022-05-12 07:58:35 查看数:0

朗读:兰旭

兰旭,泰州电视台主持人。

个人标签:声音的信徒。走过这些年,能让我臣服的只有优美的声音,是极致声音的追梦人。

一个泰州人的汶川救灾记忆

作者:林圣美

(右三为本文作者)

2008年5月12日,汶川突发里氏8.0级特大地震,大地颤抖,举国哀痛。无数志愿者逆行灾区,日夜兼程。地震次生灾害频发,成立抗震救灾地质专业突击队,也迫在眉睫!

突击队主要任务是配合四川煤炭地质局的同志调研房屋及各类市政设施的破坏情况,分析地震次生灾害影响,进行风险评估,寻找安全场地,便于安装帐篷、搭建活动板房,以更安全地安置灾民。

地震发生10天后,我毫不犹豫主动报名参加了这个突击队。

爱人很支持:你是党员,应该去!虽然家里离不开你,但前方更需要!

上初二的女儿隐含担忧一个劲地拉着我的手:老爸你要注意安全,每天必须向我和老妈报平安……

为便于工作,我们10人突击队分为两组,每5人1组,司机一名,我任第二组组长。

工作地点是受灾极其严重的什邡市红白、蓥华、八角等五乡镇。在这里,我们看到那些挤弯的铁轨、折断的桥梁、坍塌的山头……成片房屋夷为平地,公路沿断裂处错开有80厘米宽的巨大裂缝,路面隆起像狂风刮起的海浪!沿着这样的盘山公路前行是极其危险!来自平原地区的驾驶员江涛不一会儿额头就汗如雨下,大家则全部屏住呼吸,生怕自己一个深呼吸就会改变两轮驱动的行进方向,造成不堪设想的结果。

而每每看到醉汉林、马刀树坡体坍塌的位置,我们就需要下车实地查勘,进行分析,逐一记录,图标示意。

四川盆地的湿度很大,不知不觉中湿润了被子,我的肩周炎在这样环境复发,犹如针刺般,彻夜难眠,辗转反侧。至今难忘史建勇、杨国栋、张国栋一众小兄弟夜晚轮流帮我做业余理疗,实际也就只能帮我使劲捏捏,喷搽云南白药。兄弟般的情谊至今温暖着我。四川煤炭局上下,特别是徐锡惠总工、钟义勉、袁总更是非常关心。印象最深的是国土局张主任的家属,她心疼我们爬山耗费体力,拿出了仅存的一块腊肉,每天割一点下来,变着花样炒给我们加餐。西南山区的这道特有佳肴,从那时起就成了我的最爱,胜过山珍海味!

现实有一些会成为悲伤让人忘却,有一些却总会让人坚强而记忆!

记得5月23日那天,为了最大范围的查明地震灾害的详细情况,赶了好远山路后,抬眼望远处有个山头,估摸还需一个半小时方能到达。有同志说那里也许就一户人家,应该难有人幸存,不如先赶往下一个地点。但为了不遗漏一个死角,我这个组长还是坚持向目的地赶去。到达小斗坪时天色已晚,东倒西歪的乱木砖瓦中,突然冒出灰头土脸的五个娃,浑身上下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看样子最大的也就十岁左右,小的不足两岁。我拿出随身带的干粮面包给他们,但孩子们一动不动,大概是被震怕了。这时一个中年女人从破房子走出来,连声道谢,询问才知两家的男人矿塌都震死了,剩下她带着五个娃。

“怎么没有给你们安置帐篷?”我问道。

“政府说了工作队正在寻找就近的安全地带帮我们搭建帐篷,我们在等着呢!”

“我们就是帮你们寻找安全地带的地质工作队!”

面对此情此景,隐隐作痛的肩膀上陡然感觉到沉甸甸的重量!从那时起,十多年来,老百姓对于我们抗震防灾工作者的殷切期盼时时回响在耳边!

及时进行灾害风险评估,为灾区安置提供安全可靠场地是突击队的重要任务。经过现场近两个月的调查分析发现,那些建在不稳定山脚下、陈年老旧无任何抗震措施、空心楼板房,大悬挑,底框商业上面住宅的建筑等等造成的倒塌、人员伤亡尤其惨重,位于断裂带上的建(构)物,几乎无一幸存,那叫“无坚不摧”,但只要远离断裂带,采用隔震、减震、抗震技术,或者设置简单的圈梁、腰箍、构造柱等抗震措施的建筑,就是发生一些裂缝、倾斜,也不容易倒塌,我们的生命就有保障,现已成为北川地震纪念现场代表建筑北川大酒店就是最好的例证。

抗震防灾,责任重于泰山!2008年汶川救灾的经历是我职业生涯弥足珍贵的财富。初心教育,使命担当,它让现泰州市抗震办工作的我深知,应该以更饱满的热情、强烈的责任心为祥泰之州的抗震防灾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泰州市抗震办公室

林圣美


◆本信息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编辑:康希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