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至9月26日!我市三馆首次联合晒“家珍”
9月16日,由市文广旅局主办的“文苑藏珍”——三馆馆藏书画精品展在市美术馆开幕,共计展出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美术馆三馆珍藏的书画作品68件,作品历史跨度从明末至近现代,400余年,集中展现泰州文化艺术发展脉络,再现精品纷呈、名家麇集的盛况。
据悉,这是三馆首次联合晒“家珍”,所有展品均为真迹,且首次公开展出。
馆藏精品首展,亮点纷呈
“作为我市重点文化场馆,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美术馆三馆均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名家书画作品,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公开展出,颇有‘养在深闺人不识’的遗憾。”泰州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建网介绍,为使市民深入了解泰州文化艺术“家珍”,零距离欣赏这些艺术瑰宝,值此新中国成立72周年之际,特策划举办此次“文苑藏珍”——三馆馆藏书画精品展。
图为市民参观展览
据了解,所有展品均为三馆精心挑选,以泰州籍书画家作品为主,涵盖其他地域名家精品,每件均为真迹,且品相上乘、保存完好,艺术价值颇高。
在所有展品中,一套丁元公的青绿山水册页吸引了众人目光。册页上是十幅小尺幅画作,着色浓重、清丽明艳,每幅画作均配有短诗,且落款各不相同,有“丁元公”“原躬”“愿庵”。泰州市图书馆特藏部主任颜萍介绍,这套册页是市图书馆馆藏精品,作者丁元公,字原躬,明末遗民,原是浙江嘉兴一布衣,后出家为僧,名净伊,号愿庵,善画山水、人物、佛像,为僧后专画佛像,而山水笔墨尤为高远,兼精缪篆,善书工诗。“丁元公出家后寄情诗画,虽落款为丁元公、原躬、愿庵等不尽相同,但从画作创作手法和风格上看,这十幅作品应是同一时期而作”。
此外,丁元公曾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石涛画像,因此他的画作又有“逸品”之誉。
张謇的书法扇面
展览中,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的一幅书法扇面也颇受关注,作品为行楷,内容摘自《文心雕龙》。“这也是市图书馆的馆藏珍品。”颜萍介绍,张謇为世人熟知,大多因为他是中国棉纺织工业早期开拓者,主张“实业救国”,但其实他更是“江苏五才子”之一,科甲出身,状元及第,书法楷、隶、行、草兼擅,笔法瘦硬,纵横飞动。这幅书法扇面亦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展现地方文史,再现盛况
凌文渊的梅花、朱仲宣的草虫、王虎榜的花鸟、顾印祖的书法……本次展览中,一大批泰州籍书画名家的作品再现本土艺术盛况,让参观者直呼大开眼界、耳目一新。
凌文渊的梅花
“因为作品均为第一次展出,其中不乏罕见之作,比如,书法家顾印祖传世之作多为篆书、隶书,而此次美术馆精选了一幅顾印祖的小楷作品进行展出,因其不多见,故而新鲜,也让大家对书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泰州市美术馆馆长孙志勇介绍。
顾印祖书法
除了艺术价值,本次展品更多地呈现出泰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史价值。如展品中有一幅仲振奎的手书诗三首。“仲振奎声名大噪是因为他的著作《红楼梦传奇》,这部著作也成了泰州市图书馆的馆藏善本。而仲振奎的手书诗则不多见,因此同样十分珍贵。”颜萍介绍,这幅作品得以保存并展出,多亏了泰州望族之一的程氏族人。
仲振奎书法
据介绍,程家原住税东街蒋科进士宅第,是泰州的名门望族,其后人程大千1950年到台湾,晚年多次来大陆进行文化交流,并组织扬州、泰州两地的作者共同撰稿,编成《海陵史话》(未正式出版)。1995年,出于对家乡的热爱,程大千将程氏家族珍藏的清代二百多年间乡贤往来的书画文献200余件捐赠给泰州市图书馆,希望以此推进泰州的历史文化研究。
记者了解到,除了这幅仲振奎的手书诗三首,展览中还有不少书画作品也是由程家人捐赠。
在展厅的展柜中,《重修泰州光孝寺碑记》拓本、《修泰州考棚记》拓本、乔松年日常书信尺牍吸引了不少文史爱好者。“《重修泰州光孝寺碑记》拓本是清团昇撰宫制锦书,泰州宫氏一族为明清簪缨世家,有‘泰州第一大家族’之称,更有‘二朝三翰林,五世七进士’之美誉。宫制锦书此碑时年仅十九岁。而《修泰州考棚记》拓本是由大名鼎鼎的吴熙载所书,其在明清书画、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海陵区政协学习文史委主任徐同华说,这批作品无论从文化、历史还是艺术角度而言,均具有较高的价值。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6日,展址在市美术馆4楼展厅,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免费参观。
来源:泰州晚报
编辑:陈 欢
责编:邵晓霞
审核:莫 艳
- 聚焦|央视《新闻联播》等多栏目关注兴化千垛美景2025-04-02
- 速看|就在今晚,价格大涨!2025-04-02
- 喜报|泰州市连续五年,全省“第一等次”!2025-04-02
- 直播回看|泰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海俊走进12345政2025-04-02
- 泰兴|强势出击 高端装备产业规模剑指五百亿2025-04-01
- 项目|张靖皋长江大桥双主塔突破200米大关 创桥梁建造新高度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