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天工开物》出版曾中断200余年 泰兴籍地质学家丁文江使其重现于世

来源: 编辑:徐佑阳 2021-03-30 15:35:02 查看数:0

近日,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在全网热播,豆瓣评分高达9分,创造了一个新的文化热点。其中第二集《天工开物》,讲述了《天工开物》这部典籍的诞生经过。该书的出版曾中断了200余年,能重现于世有个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就是泰兴籍地质学家丁文江。

明末清初书林杨素卿刻本《天工开物》

1914年,丁文江考察云贵矿产,在昆明图书馆查阅《云南通志》时,偶然看到录自《天工开物》的炼铜内容,十分惊喜。

回到北京后,他遍寻图书馆查阅该书未果。后从地质学者章鸿钊处得知日本帝国图书馆藏有《天工开物》。几年后,丁文江看到一部残破的刻本《天工开物》,听说陶湘(天津近代藏书家)有意翻印《天工开物》,便促成此事。1927年在天津出版了《天工开物》石印本。书后丁文江作了3000字的跋文。

从1914年到1927年,丁文江用13年寻找《天工开物》,终于使这部典籍重新回到国人视野中。丁文江充满激情的跋文,高度评价了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在丁文江眼里,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的宋应星仿佛是独自穿越到“干燥荒芜”的明代社会。他阐述了宋应星《天工开物》的创作精神、求实精神、破除迷信精神,以及应用统计学、物理学、经济学观念的特点,并列举书中事例加以说明。丁文江还在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翻阅大量方志,编辑宋应星兄弟事迹。

丁文江是《天工开物》价值的发现者,也是宋应星科学思想、求实精神的推崇者,是宋应星真正的“知音”。他把宋应星和《天工开物》重新请回中国,使这盏孤灯终于变成无数星火。

丁文江(1887-1936),泰兴人,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

1911年,丁文江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回国后在滇、黔等省调查地质矿产,之后在上海南洋中学讲授生理学、英语、化学等课程。1913年担任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之后创办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并任所长,1914年辞去所长职务。1916年组建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担任所长。1923年当选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会长。1931年担任北京大学地质学教授。1936年1月5日在湖南谭家山煤矿考察时因煤气中毒逝世。


来源:泰州新闻网

编辑:徐佑阳

责编:邵晓霞

审核:戚   翔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