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家属悬赏10万找人,无锡驴友黑竹沟探险已失联多天!
昨天是无锡男子邹明(化名)探险失联的第八天,家里人非常着急,悬赏10万寻人。而他所失踪的四川黑竹沟,曾被人称为“中国百慕大”。
5人进沟探险,有人摔伤折返
今年27岁的邹明是江苏无锡人。据邹明的家人介绍,趁着“五一”假期,邹明又多请了几天假,说要到四川峨边黑竹沟去玩,跟他一起的还有另外4个网友,来自上海、四川等地。
5月4日,包括邹明在内的一行5人到达黑竹沟。“当时看到他们背着背包、帐篷等行李,我们的工作人员猜到他们想进去探险,就阻止了他们。”据黑竹沟景区管委会主任郭云城介绍,没想到他们随后从另外的路上了山,没多久,其中一个驴友摔得头破血流。
郭云城表示,事发后,邹明等人报了警,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这名受伤驴友很快被抬下山,其他4人也一起到了山下的派出所,他们向民警写下保证书,承诺不再进沟,并说要返回峨边县城。
小伙独闯黑竹沟,失联至今
不过,5月6日上午,邹明又独自乘坐一辆摩托车上山。“在进山山门处,工作人员把邹明拦下来了。”工作人员劝阻他不要进山探险,最终邹明把帐篷等物品寄放在工作人员处,带了一些干粮,称进山转一转就出来。
当天上午11点多,邹明跟妻子张女士打了个电话。“他说不会去探险,转一转就回来了。”张女士介绍说,前一天晚上,老公给她说过,同伴们都回去了,但他还是想进景区看一看,可能要一天时间。但7日一早,当她给老公打电话时,却发现电话打不通了。
而6日晚上,景区工作人员看邹明没来取行李,拨打他留下的手机号码也无法打通。“景区即安排人在沿线栈道寻找,未果。”由于邹明的电话无法打通,一时也联系不上其家人,但连续几天景区都在派人搜寻。
家属悬赏10万寻人,搜救暂无进展
据邹明的父亲邹先生介绍,5月9日,家人在持续联系不上邹明的情况下,向当地警方报警,并赶往四川。5月11日,家属邀请的当地50名村民已进山搜救。
“他喜欢运动,爱好骑自行车,但以前并没有探险经历。”邹先生表示,这次儿子来黑竹沟玩,可能是因为好奇。
张女士认为,老公留下了帐篷等行李,应该不会再进去探险了,估计是进景区之后迷路了。
邹先生则表示,将再找50名有经验的村民进山参与搜救,也希望周边村民能够提供相关线索,如果找到人,直接奖励10万,“相信儿子一定能够平安归来”。
黑竹沟是什么地方?
在峨眉山的西南方向,360里林海深处蕴藏着一块神秘之地“黑竹沟”。黑竹沟位于小凉山中段,峨边—美姑线山18千米处的密林深处。黑竹沟内神秘莫测的罗索伊达大峡谷至今从未有人涉足,当地人称这里是真正的“死亡之谷”,是“恐怖之沟”,被人称为“中国百慕大”。
为了揭秘黑竹沟“神话”,一个探险摄制组和央视《走进科学》栏目曾先后到黑竹沟拍摄,但两组人马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论。独立制片人温普林带领的探险摄制组表示,在石门关地带,罗盘、放射性测定仪等均未出现异常,“我们没有发现传说中的超自然力量”。
而《走进科学》栏目组却发现,石门关地磁差异很大,在这个磁场带里,指南针、罗盘无法准确读数,局部地方偏差约30℃。专家认为这就是导致黑竹沟许多神秘失踪事件的主要原因。
传奇:人畜离奇失踪
当地民谣:“石门关,石门关,迷雾暗河伴深潭,猎犬入内无踪影,壮士一去不复返。”于是所有的神秘与恐怖直指黑竹沟内的石门关。
由于黑竹沟藏有不少未解开的“谜”,当地彝汉人民把黑竹沟称之为南林区的“魔鬼三角洲”。一谈起黑竹沟,当地人会向你道出一系列神秘失踪事件来:30多人进入不见踪影。而近年来,也曾有驴友在黑竹沟失联死亡的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9月6日至今当地组织进沟搜救已超过700人次。“人员的工资,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一位曾参与救援的人士说,黑竹沟内请向导、猎人的价格,一般是每天不低于150元,参与救援的公职人员应该也会有相应补贴。按此标准计算,人工费用就超过10万元。同时,失联人员家属的食宿、搜救所需物资都是不小的开销,“搜救以来,直接总费用应该超过30万元。”
维度之谜
黑竹沟所处的纬度与百慕大三角以及埃及金字塔相似,探险家称为的“死亡纬度线”,黑竹沟内马鞍山主峰东侧,有一座海拔3998米的山峰,“金字塔”是黑竹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发源于北面的三岔河与南面的罗索依达河,就象“金字塔”伸出的两条玉臂,把整个黑竹沟区域的腹心地带紧紧环抱。
黑竹沟“金字塔”不仅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而且是极为难得的观景台。
地形神秘
黑竹沟山谷地形独特,植被茂盛,再加上雨量充沛,湿度大,山雾是这里的特色。迷雾缭绕,浓雾紧锁,使沟内阴气沉沉,神秘莫测。
这里的山雾千姿百态,时近时远,时静时动,变幻无穷。此前也曾多次发生人畜进入黑竹沟失踪和死亡事件。考察者分析,人进入深山野谷之中,地形又不熟,发生险情跟山雾有很大关系。
穿越百次,仍不完全了解黑竹沟
48岁的郭云城对黑竹沟一往情深。作为黑竹沟景区管委会主任,自1994年首次参与穿越开始,20年来他已经完成了上百次穿越,被公认为“峨边最了解黑竹沟的人”。上百次的穿越中,他拍下了“日照金山”的奇观,有3个人的脚趾甲因反复上下坡脱落。
尽管已能如数家珍,但郭云城并不认为自己完全了解黑竹沟。穿越只有两条主要线路:2000年以前,川南林业局611林场的林区公路还能行车,穿越的线路主要是611林场到2号营地;2000年以后,611林场的林区公路废弃,穿越起点通常改到了沟口,然后经2号营地到荣宏得。
对话:
问:关于黑竹沟的传言很多,有哪些是真实的?
郭云城:关于黑竹沟的传言,主要是针对人、畜在内失踪的,比如多名测绘人员在沟内失踪等,这些都有很详实的依据。
问:这么多次探险和科考后,沟内还有人迹未至的地方吗?
郭云城:还有很多。虽然人们穿越的次数不少,但主要线路只有那么几条,活动范围也仅限于沿线,距离线路稍远的地方,一般都不会有人去。罗索伊达绝壁沟、绝壁峰一带,大约100平方公里的范围,更是黑竹沟的禁区,当地人都不敢进去。我们也是2008年才去第一次,而且只走了几十条沟中的一条。站在罗索伊达口子上,抬头望不到绝壁峰峰顶,埋头看不到绝壁沟沟底。
问:这些地方到不了,是不是说明还有未解之谜?
郭云城:大多数谜团都或多或少能找到一些科学依据。比如,磁场力变化导致指南针失准,有专家来实地考察后认为,是因为此处岩石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有大量的铁、锰、镁、硅等,从而使黑竹沟产生了差异极大的磁场带。也有一些谜团没解开,比如信鸽在沟内失踪,因为信鸽不受磁场力干扰,我们曾怀疑是遭天敌攻击,但又发现过豪发无损的外地信鸽,曾降落到沟内盘桓数月不飞走。
提醒:户外探险切不可盲目行动
1.户外活动安全第一,出发前要认真做好线路评估,途中自觉遵守活动准则,服从领队指挥,千万不能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甚至盲目行动。
2.遇险后,切莫慌张,首先考虑怎么过夜,一定要先找个既能避风雨又能防寒暑的临时栖身之地,然后再发求救信号。国际统一的呼救方式即无论是声还是光,都按每分钟6次、每6次后停1分钟再重复。
3.户外活动应随身携带一些应急物品,比如哨子、手电。哨子是最理想的信号器,哨声传得远,易引起注意。夜间可用手电配合镜子发信号。
4.做好充分准备、合理计划,至少对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土植被等要有所了解,并联系当地向导,安排后勤保障,户外装备也必须齐全。
5.要想在户外玩得开心,必须树立正确的户外理念,培养良好的户外意识,掌握一些户外知识和技能,切忌自由主义。建议“驴客”不要独自探险,参加有组织有专业领队的“正规军”,以保证活动安全。
不要盲目探险,
安全最重要!
希望人平安!
(来源: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