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舰”以江苏地名命名的海军舰艇,泰州有三艘
- 17-04-17 15:52:46
- 来源:来源:凤凰网江苏
- 阅读量:0
1949年4月23日,中国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诞生。自此,以江苏地名命名过的海军舰艇多达32艘,用过江苏31个地名,包括泰州、常州、徐州、盐城等省辖市,兴化、靖江、常熟、宜兴、海安等县级市,以及紫金山、洪泽湖、太湖等山水名,总数全国第一。
据南报网报道,1986年建军节,作为东海舰队首艘国产第一代导掸驱逐舰,海军131舰被正式命名为“南京舰”。由上海中华造船厂制造,1977年在东海舰队服役,排水量有3250吨,长132米,宽12.8米。服役30多年来,出色完成了20多次重大战备和军事演习任务。2012年退役后成为我国海上执法船舶。
据《扬子晚报》报道,2013年“镇江舰”在服役35年后正式退役。作为我国海军的主战舰艇、我国第一代导弹护卫舰,海军514舰1986年被命名为“镇江舰”,它在捍卫国家权益、保卫海防等各方面都作出巨大贡献。2014年,“镇江舰”在退役后担负了靶舰任务,以自己的生命站好了最后一班岗。
据《常州日报》消息,2010年1月,海军司令部将东海舰队驱逐舰第6支队一艘护卫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常州舰”,弦号“549”。该舰2010年5月18日正式下水,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新一代导弹护卫舰,也是我国第一型真正形成量产的隐身护卫舰,具有较强的防空及反舰能力。
海军“无锡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代导弹护卫舰,自1979年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以来先后参加了南沙对越斗争、成功系列、蓝鲸系列等三十多项重大战备训练任务。1985年开始参与对外交往的活动。他们以整洁的舰容、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较高素质受到了国内外的称赞,赢得了“外交明星舰”的美誉。2012年退役。
据《南通日报》报道,海军“南通舰”1986年8月1日被命名,曾四赴南沙执行战备巡逻,先后出色完成了多次重大军事任务。作为我海军首航曾母暗沙的舰艇,该舰在我国领土的最南端留下了焊有全舰官兵姓名的铜牌,作为永久的纪念。2012年,服役30多年的511“南通舰”退役。
据《泰州日报》报道,“泰州舰”于2006年2月正式编入我海军序列并命名,是我海军目前吨位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水面舰艇。泰州是海军的诞生地。海军先后有两艘军舰被命名为“泰州舰”。1986年,海军东海舰队831舰被命名为“泰州舰”,现已退役。
据《扬州晚报》2014年报道,“扬州舰”为054A型护卫舰后续舰,正团编制,是我国自行研究设计生产的新型导弹护卫舰。“扬州舰”舷号578,长134米,宽16米,排水量4000吨,最高航速可达28节,编制180人。据中新网2015年6月报道,“扬州舰”已经做好准备,即将入列东海舰队。
据人民网2006年报道,经中央军委批淮,海军“淮阴舰”正式更名“淮安舰”。以周恩来总理的家乡命名的“淮安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护卫舰。1977年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以来,曾先后完成了数次重大战备演习,执行数十起应急任务,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2013年退役后成为教学舰艇。
据中国海军网消息,海军盐城号导弹护卫舰,舷号“546”,属国产054A型导弹护卫舰,2012年正式入列。舰长134米,最大宽度16米,高度35米,满载排水量4000余吨,抗风力大于12级,除极区外任何海区均可安全航行。
据《连云港日报》消息,1999年,海军522舰被海军总部命名为“连云港舰”,连云港市政府授予“连云港舰”全体官兵为连云港市荣誉市民。自命名以来,“连云港舰”先后参加了数十次中国海军的重大演习研练任务,以军容严整、纪律严明和作风优良享誉海内外。2012年,被海军授予集体二等功。
据央视2015年7月报道,护卫舰“宿迁舰”日前正式加入海军南海舰队战斗序列。“宿迁舰”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新一代轻型护卫舰,舷号504,舰长89米,宽11米,满载排水量1300余吨。宿迁舰于2013年8月命名,去年6月29日建成下水试航,是我国最新一代轻型护卫舰,隶属南海舰队。
据《徐州日报》报道,2008年“徐州舰”正式入列东海舰队。“徐州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新一代导弹护卫舰。入列以来,“徐州舰”年均120多天在海上执行任务,圆满完成第三和第七批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中俄海上联合军演、远海训练以及多次重大演习演练任务。
据《江南时报》报道,2013年,服役31年的兴化艇正式退役。“兴化艇”是中央军委于1985年以兴化城市命名的战斗艇,艇长58.773米,宽7.2米,吃水2.2米,满载排水量395吨。曾先后参加奥运、世博安保和战备巡逻等130多项任务,总航程18万多海里,航时近2万小时,创同类战艇多个之最。
据《江阴日报》报道,2011年江阴艇正式退出海军序列。自1986年被海军命名以来,江阴艇屡次出色完成多项重大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任务,先后涌现了全军“海上铁人”、“海军优秀指挥官”、舰队一级技术能手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退役后,成为山东省滕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解放军报》报道,2014年海安艇正式退出海军战斗序列。退役后,作为海上靶船供舰艇进行射击训练。海安艇1981年交付使用,1986年命名为海安艇。该艇服役以来,先后圆满完成重大演习和南沙巡逻、奥运安保等60余项重大任务,曾创造了猎潜艇航时最长、航行最远的纪录。
据《苏州日报》报道,“张家港舰” 于2007年3月5日入列海军东海舰队,是新型扫雷舰。该艇长度约为65米,最大排水量996吨,有一座双联37毫米炮。具有隐蔽性能好、续航力长、扫雷精度高等特点,能昼夜扫除多种水雷。
据中新网2007年报道,经中央军委批淮,海军某新型扫雷舰被命名为“靖江舰”。 自列编以来,该舰出色完成了奥运安保、实战扫雷、蓝鲸演习、世博安保、护渔护航等重大任务。2009年,首次成功扫爆新型智能化战雷,填补了海军反水雷作战的实战化空白,2012年成功执行了海上多样化军事任务。
据中新网2007年报道,经中央军委批淮,海军某新型扫雷舰被命名为“靖江舰”。 自列编以来,该舰出色完成了奥运安保、实战扫雷、蓝鲸演习、世博安保、护渔护航等重大任务。2009年,首次成功扫爆新型智能化战雷,填补了海军反水雷作战的实战化空白,2012年成功执行了海上多样化军事任务。
据中新网2007年报道,经中央军委批淮,海军某新型扫雷舰被命名为“靖江舰”。 自列编以来,该舰出色完成了奥运安保、实战扫雷、蓝鲸演习、世博安保、护渔护航等重大任务。2009年,首次成功扫爆新型智能化战雷,填补了海军反水雷作战的实战化空白,2012年成功执行了海上多样化军事任务。
据《苏州日报》报道,海军“洞庭山舰”于1994年6月正式入列海军东海舰队,为072—11G型坦克登陆舰。由湖北武昌造船厂制造,1993年5月下水。1994年4月4日,由中国海军命名为“洞庭山舰”,曾连续四年荣立集体“三等功”。
“紫金山”舰是登陆舰,在守卫南沙海疆的行动中居功至伟。承担了在南沙的首次登陆任务。1988年1月15日,紫金山舰赴南沙,执行为联合国在永暑礁的建站任务。2月1日,紫金山舰满载3000多吨施工物资一次性登陆成功,该舰官兵同时担任永暑礁守礁任务,成为人民海军第一批南沙守礁军人。
五峰山号坦克登陆舰是玉康级登陆舰2号舰,目前该舰属于东海舰队,舷号928。“玉康”级(072型)大型登陆舰,1978年3月进行的首舰试航,航速达到20节,该级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排水型20节航速大型登陆舰的国家。该型舰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可操作性,和耐波性,总共生产了7艘。
“灵岩山”号坦克登陆舰同属于玉康级坦克登陆舰,舷号930,现服役于东海舰队。灵岩山号由中华造船厂制造,该型舰采用全贯通式运载舱,带17米折叠双节吊桥,承载力50吨。其主要任务是在渡海登陆作战中运送登陆部队及其装备在滩头直接登陆;辅助任务是担任物资运输任务。
据《新华日报》报道,太湖舰,舷号889,舰长178.5米,宽24.8米,满载排水量20000多吨,于2013年6月18日入列北海舰队。舰艇入列即担任第15批亚丁湾护航编队的补给任务。太湖舰也是江苏地名命名舰艇中吨位最大的,标准排水量超过两万吨。2014年曾在亚丁湾参与反海盗联合演练。
据中新网报道,洪泽湖舰是中国海军服役最早的大型远洋综合补给舰,隶属于北海舰队,总长180米,宽27米,高36.2米,满载排水量22000吨。1981年服役后,命名太仓号船,2002年改名为洪泽湖舰。30多年来,多次赴南沙执行战勤保障任务及参加重大演习演练,被誉为“中华补给第一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