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沙沟:千年古镇的美丽蝶变
千年古镇沙沟,因渔而生,因渔而兴。2019年,兴化市沙沟镇被评为渔文化特色风情小镇。近年来,当地政府充分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振兴,让千年古镇焕发新的活力。接下来请跟随镜头,一起走进沙沟镇,去感受那里的变化和发展。
古法捕鱼“十八帮”
千年水乡古镇——沙沟,地处五县市交汇处,是兴化市西北部旅游服务中心、商贸集散地中心。沙沟古镇拥有“两湖六荡”,四面环水,境内河湖纵横,全镇现有水面6.1万亩,土地3.2万多亩,古镇渔民世代多以打渔为生。
鼎盛时期,沙沟渔民遍布大纵湖、高宝湖、洪泽湖等湖荡地区,各地渔民们将捕获的鱼、虾、蟹汇聚到沙沟古镇“鱼市口”交易,带动了沙沟镇商贸业的发展和繁荣。勤劳智慧的沙沟人民总结出了十八种传统的捕鱼方式,并且形成了相应的十八帮派。
从事鱼虾捕捞40多年的唐金龙,也是土生土长的沙沟人,从祖辈起,他们家便是世代的“虾笼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个个小小的用竹子编织的虾笼,笼住的不仅仅是鲜美肥嫩的青虾,更有生活的希望。
古法捕鱼十八帮派中不仅有虾笼帮,还有丝网帮、大网帮、卡帮等等。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渔民们逐渐总结了网、钩、罩、笼、卡、叉等十多种捕鱼方法,而古法捕鱼表演,也成了当今最具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沙沟镇政府悉心对古法捕鱼“十八帮”技术进行保护和传承,努力打造新的旅游名片。
兴化市沙沟镇镇长徐德龙:“把我们沙沟的传统比赛借助这个基地进行展示,让老百姓从原来的养鱼卖鱼到做鱼、玩鱼,以及把我们的鱼变成产品,旅游产品。”
徜徉古镇旧时光
从水上到岸上,古镇沙沟的风情处处令人神往。古镇里寻常人家的院子里,一棵棵百年古树总会让游客流连忘返。在古镇的姜家巷55号后院,有一株枯枝牡丹,每年的清明前后进入盛花期,花期只有一个星期左右。
和这棵枯枝牡丹一起生活多年的,是古镇居民冯秀华,她们家从祖辈开始,便悉心照料这棵难得一见的牡丹花。
现如今,随着全镇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冯秀华家的闲置房屋也被打造成了特色民居。在未来的日子里,来到这里的游客不仅可以观赏枯枝牡丹,还可以居住在水乡民宿,更真切地感受古镇文化。
沙沟镇的水域清澈广阔,物产丰富,孕育了独特的沙沟美食。古时曾有“游在东吴杭州,食在广陵沙沟”之说。现如今,这里是泰州的北大门,来到这里,一定要品尝这些静止在时光里的美食:沙沟鱼圆、藕夹子、酥皮春卷、小麻饼等。
难忘的红色记忆
作为五县交汇处,战争时期的沙沟有着重要的战略位置,这里的红色旅游资源相当的丰富。很多游客并不知道,古镇沙沟曾先后两次被设立为“沙沟市”,这里的军民曾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要贡献。
在革命战争时期,沙沟镇涌现出不少像周奋这样的革命英雄。出生在泰兴的抗美援朝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也和沙沟有着很深的渊源。
东看古镇,西看“十八帮”,如今,古镇沙沟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四方游客。大家到这里来,可以徜徉古街、品味美食、感受文化,尽情享受时光的静谧与美好。
兴化市沙沟镇镇长徐德龙:“围绕做基础、做载体、做景点,既要做好特色田园乡村,更要把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放在主导的位置,通过产业的振兴来带动整个乡村整体事业的发展。”
全媒体记者:莫 艳 邹 霖 张 超
编辑:陈丹丹
责编:邵晓霞
审核:戚 翔
- 关注|别让“僵尸车”损害城市形象2023-12-01
- 暖心|圆梦行动 为困难残疾人家庭送上冬日“暖阳”2023-12-01
- 关注|市审计局和南理工泰科院签约 开展校地战略合作2023-11-29
- 关注|姜堰娄庄:“三社融合”增活力 集体经济添动力2023-11-29
- 慈善|“爱心奶奶”王亚男的百万捐赠计划2023-11-28
- 姜堰|温室大棚春意浓 菜农“冬闲人不闲”2023-11-28